“糜烂”这个词,听起来就有些可怕,尤其用在人身上,且又涉及女性私密器官,“宫颈糜烂”的字眼霎时令大多数女性朋友触目惊心,鱼馁肉败之感油然而生。很多朋友会问:“我很注意卫生的,宫颈怎么会糜烂呢?”“怎么预防宫颈糜烂?”“有方法治疗宫颈糜烂吗?”“再不治疗,难道等着它继续烂下去吗?”
“宫颈糜烂”已然成为妇科常见病之首,频频荣登街头小广告的头条,甚至有文戏称“十女九糜”。那么,究竟为何宫颈糜烂的发病率那么高?宫颈糜烂真的需要治疗吗?究竟该怎么处理宫颈糜烂?我想,是时候为“宫颈糜烂”“正名”了,特撰此文为之辟谣。
“宫颈糜烂”这个医学词语在中国妇产科领域深入人心,曾经广泛使用数十年,具体指的是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,外观呈现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域。其实西方国家的妇产科教科书早已废弃“宫颈糜烂”这一术语,而改称为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”。因为这种状态并非病理改变,而是宫颈生理变化之一。
青春期、妊娠期妇女,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,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并外移,宫颈外口呈现红色、细颗粒状的“糜烂区域”;这些“糜烂”在显微镜下呈现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,因为柱状上皮薄,其下间质透出红色,肉眼观似糜烂、溃疡,故以“糜烂”名之。事实上,宫颈糜烂并非糜烂,也不是疾病,而是与机体激素水平相关的一种生理状态,是无法预防也不用预防的。
宫颈糜烂概念中另外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就是轻、中、重度分层,很多人认为重度糜烂是病变非常严重将要转变成癌的状态。其实,临床上是按照糜烂的面积来分的,轻度指糜烂面小于宫颈面积的1/3,中度是1/3~2/3,而重度是指糜烂面积大于宫颈面积的2/3。
无症状性宫颈糜烂,不需治疗
既然宫颈糜烂是正常的生理状态,就无需医学干预。因此目前主张,宫颈糜烂无临床症状者不需任何治疗,仅作宫颈癌筛查,若筛查结果异常,进一步作阴道镜检查。如果出现临床症状,诸如阴道分泌物增多、分泌物性状异常等,需去正规医院就诊。反复炎症刺激也可能导致宫颈息肉形成,会出现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,这时必须及时就医。
宫颈糜烂怎么治
首先必须明确是否有病原体存在,常规的分泌物检查是必不可少的;
其次,也是至关重要的,要作宫颈癌筛查,因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在外观上难以辨认,常规要做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。
如果分泌物检查发现有病原体存在或有急性炎症表现,可选择相应的药物作局部治疗。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,但一般药物很难改变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这一生理状态。
也有医者认为,宫颈糜烂令宫颈抵抗力弱,病原体易侵入、发生炎症。如果出现临床症状,在排除急性生殖器炎症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后,可选择恰当的时机作宫颈物理治疗,这是目前治疗“宫颈糜烂”比较有效的方法。
采用激光、冷冻、微波等手段将宫颈糜烂面的柱状上皮、化生上皮破坏,使光滑的鳞状上皮覆盖创面,一般治疗后1~2周创面脱痂时可有少许出血,4~8周能完全愈合。
但对于未生育或有生育要求的女性,建议不要轻易采取宫颈物理治疗,原因是该治疗有可能引起宫颈管狭窄和不孕,还有术后出血与感染的风险。
小贴士一旦揭开了“宫颈糜烂”的神秘面纱,想必它也没那么恐怖了吧。今后大家可不必提“宫颈糜烂”而徒增紧张情绪了。